团队介绍
云南省内显著的喀斯特地貌造就了昆明石林独特的美景,吸引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行。然而喀斯特地貌脆弱的生态环境和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让石漠化成为一个影响生产发展甚至是生存的严重问题。在祖国的西南边陲有这样一个县,石漠化面积占75.4%,曾被外国地质专家断言为“基本失去人类生存条件的地方”,这就是云南省文山州西畴县。大山给百姓带来了居住的家园和珍贵的美食,同样带来了艰难的生存环境。但是,中国人的骨子里生来就带着自强不息的刚毅和永不服输的坚韧,他们挺直脊梁向世界讲述着一个个“人定胜天”的故事。
“西畴精神”的核心内涵为“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干才有希望”实践队的队名也由此得来。“干才有希望”实践队队员一行六人利用暑假时间前往西畴县,对于“西畴精神”背后的故事以及人物进行实地学习,思考“西畴精神”对于当代大学生的积极影响和价值。
走出学校,走进社会,上好社会这堂思政课,切实感受身边的发展变化。
团队里的所有队员都是云南文山人。作为新时代大学生群体,我们不仅要完备知识技能,更要懂得知恩图报,利用所学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希望在实践活动中多方面了解家乡的发展,促进我们的思想进步和人生发展,对未来的规划做良好的引导。
团队成员
队长:
何施琪(beat365官方网站)
队员:
曹绮芮(生命科学学院)
王银蕊(核装备与核工程学院)
马哲(物理与电子信息学院)
梁坤(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刘嗣睿(机电汽车工程学院)
实践成果
本次实践活动得到西畴县委宣传部、各乡镇领导及所到村委会干部的广泛关注和大力支持。西畴县委宣传部十分重视实践团队的学习活动,宣传部部长杨益章与实践队队员进行了一次座谈交流,双方进行感悟分享,队员也针对实践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思所想进行探讨。此次座谈会对于后期实践成果的形成有极大的帮助,也让队员们从新的角度更深入了解了“西畴精神”。本次实践活动截止到7月8日共签署基地协议书6份。实践活动期间,西畴县融媒体中心派出记者进行全程记录。目前西畴县融媒体平台公众号“北回视听”已发布相关报道,另有电视新闻正在制作。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到西畴县委宣传部进行座谈分享会)
(西畴县融媒体中心对本次实践活动的报道)
实践集锦
1.队员为深入了解“西畴精神”的内涵以及背后的故事,在实践活动开始前广泛查阅资料、阅读有关文献,并多次召开会议进行交流分享,提取归纳有价值的信息进行记录整理。
2.队员前往文山学院与两位研究“西畴精神”的教授进行交流,表明我们所探寻的课题以及想要呈现的成果,听取他们专业的建议与指导,确定合适的切入点进行学习调研。有了正确的方向,少走了不少弯路。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前往文山学院与老师进行交流)
3.在西畴精神展览馆,馆长谢成芬老师从石漠荒山、绿水青山、金山银山、锦绣河山四个方面对于“西畴精神”的历史背景以及发展进行了深刻的讲解,讲解结束后队员们观看视频资料《沧桑巨变是干出来的》。馆长谢成芬老师与我们进行交流,分享了她带领村民们治好了“地球癌症”的同时也治好了自己身体里的癌症的故事,让我们对于“西畴精神”有了新的理解和感悟。作为干部就是要为群众办实事,要实干才能被认可,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谢成芬老师进行展馆讲解并分享她的故事)
4.队员们前往东升村,感悟毛主席关于“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的批示,极大地激发了队员们的学习热情。同时还了解到这里曾走出文山第一位女壮族县长农惠莲,并学习了她带领村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事迹。一个好的团体一定不能缺少好的领导,同样不能缺乏精神上的引领。
(《一个混乱的合作社整顿好了》所批示的地方)
5.队员们前往岩头村,徒步走过历经十二年在山崖上修通的“最后一公里路”,聆听李华明村长用朴实的语言回忆般的讲解,观看微电影《最后一公里》时队员们纷纷落下了眼泪。修路是为了走出去,也是为了能够更好地走回来。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李华明村长进行讲解并分享他们修路的故事
以及他所获得的荣誉)
(乡村振兴最后一公里)
6.队员们前往江农村,见到了五十八岁时决定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刘超仁老师。在党组织的领导下,曾经想要搬出去的江农村村民们依靠种柑橘留了下来,并将原本经济比较困难的家乡发展起来了。56户人家心手相连共谋发展,就像56个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一样,同进步共发展。
(刘超仁老师)
7.在实践活动过程中,我们见到了“一生逐梦绿水青山”的程敦儒老师,返乡创业大学生刘禹丹老师,带领村民炸响第一炮的刘登荣书记,不向命运低头的“草莓妈妈”张贵相老师……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带动当地经济发展的方式各有不同,但是他们目标一致,都希望自己能够为村民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贡献一份力量。他们都在自己的追梦路上坚定地走着,并且从未想过放弃,再艰难也从不退缩,因为干才有希望。
(程敦儒老师和刘禹丹老师)
(刘登荣书记和张贵相老师)
8.队员们前往“五分钱工程”+“幸福超市”的拉孩村,与最高人民检察院手拉手的汤谷村,以和谐闻名的新晋网红打卡点后卡村……看到了乡村振兴的发展——几千亩连片的猕猴桃、满山坡挂果的柑橘、绿油油的稻田,不禁喜从心来!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幸福生活是靠自己创造出来的,“西畴精神”就是最好的体现和诠释。
(拉孩村 幸福超市)
(汤谷村 文创车间以及汤检民益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后卡村 美丽乡村和谐闻名)
9.走进基层才能听到最真实的民声。团队成员兵分两路走进村民家中与他们聊天,听他们对于家乡变化的看法,听他们心中的乡村振兴故事,听他们讲述“西畴精神”。最朴实的声音往往最真实,总是说到心坎里。
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沧桑巨变是干出来的,“西畴精神”将永放光芒!
搬家不如搬石头,苦熬不如苦干。面向新时代,我们又要如何“搬石头”,怎样才是苦干呢?“西畴精神”带给我们最直观的启示即是用直面困难代替逃避困难。在西畴县,我们看到了世界石漠化治理的标准答案,看到了脱贫攻坚衔接乡村振兴为家园带来的巨变。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愿克服它。而西畴人民用他们几十年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一个个奇迹的诞生。“实干”是时代的主旋律,是我们应该坚守的初心。西畴县以“西畴精神”为内核精神动力,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而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应当从“西畴精神”的核心内涵出发,坚定我们的理想信念。这次社会实践我们学到了很多书本里未曾学到的东西,尤其是:等不是办法,干才有希望!